您现在的位置: 柳林政协 >> 提案工作 >> 正文
许一个家门口的“诗与远方”——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思考
作者:卫彦平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5/20

发展旅游业一靠老天爷,二靠老祖宗。靠老天爷指的是依托自然资源发展旅游,靠老祖宗指的是依托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柳林历史悠久,人文昭彰全县文物保护单位179处,其中国家级2(香严寺、玉虚宫)省级9(贺昌故居刘志丹将军殉难处离石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南山寺、双塔寺、坪上遗址、高红遗址、柳溪寺舍利塔、薛村观音庙)市级4(中阳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弥陀庵、大觉寺、华佗庙)县级164。这些丰厚的文化资源为发展旅游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和资源支撑。如何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以家门口的诗与远方”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建设注入强大动能这是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和思考的重要命题。

一、提高站位,把握大势,凝聚文旅融合发展共识。

一是必须准确把握文旅融合发展大趋势。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诗和远方走在了一起”,标志着文化和旅游业进入了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时代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成为旅游的核心资源,旅游成为文化的重要市场。从本质上来讲,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一种文化体验、文化认知与文化分享的重要形式。从相互关系来讲,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具有天然的互补性,文化为旅游发展提供丰富的内容产品和深厚持久的元素,旅游则为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坚强有力的支撑。

是必须准确把握文旅融合发展大逻辑。文化与旅游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把文化和旅游结合在一起,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1.文旅融合是一种互动的要素资源整合通过融合渗透和资源重组,共生共赢而形成新的文旅产品业态和产业体系实现文化旅游性旅游文化性的有机统一2.文旅融合是一种互补的产业价值创新文化和旅游优势互补,在融合过程中通过功能重组和价值创新,形成涵盖文旅产业核心价值的新价值链,形成以文化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层次、增强旅游魅力,以旅游传承交流文化、带动文化产业、促进文化繁荣的良好格局。

二、加强研究,科学谋划,绘制文旅融合发展蓝图。

一是加强文旅融合顶层设计县级政府应科学制定文旅融合发展的政策和制度框架,出台《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建立文旅融合发展的指标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和评价体系。同时,这个蓝图,必须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和“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原则以文化为灵魂丰富旅游内涵促进旅游发展以旅游为载体彰显文化魅力促进文化繁荣形成旅游依文化兴盛,文化借旅游繁荣的局面。

是大力发展全域旅游。运用全域性整合思维、创新性目的地思维、融合性系统思维、优质化品质思维和参与性共享思维,推动管理体制协调化、资源整合系统化、公共服务便利化、产品供给品质化、产业发展融合化、旅游治理规范化、旅游参与社会化(全民化)、旅游效益综合化(最大化),谱写文旅融合新篇章。

三、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创新文化旅游产品业态。

一是深挖文化资源,创新产品业态。首先,组织专业力量,全面开展文化旅游资源普查,建立文化旅游资源数据库,为我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基础性资料。其次充分挖掘利用柳林“风物闲美的人文文化、风水独具的地理文化、风韵神秘的宗教文化、风情浓郁的民俗文化、风味独特的饮食文化、风光奇异的黄河文化”等文化资源,发展民俗旅游、红色旅游、遗产旅游、研学旅游等业态第三,按照“大县城、小集镇、中心村”布局,因地制宜推出柳林、穆村、薛村、孟门、三交、留誉、成家庄等特色文化旅游小镇,植入盘子文化年俗文化红枣文化陶冶文化游戏文化水利文化、农商文化饮食文化婚丧文化文化元素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商品和纪念品第四,依托明清街保护更新项目建设,采用震撼唯美的景观化塑造、博物陈列的馆藏式展示、精彩生动的表演式展现、情景互动的活动式体验、科技支撑的智能化再现、主题文化的集聚式打造、文化延伸的商品式开发和文旅融合的产业化拓展等多种方式推动剧场、演艺、动漫等产业与旅游业融合激活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讲好文旅故事,制造意外惊喜,丰富游客体验。

二是丰富文化内涵打造优质品牌首先要总结提炼文化旅游品牌口号。要充分发挥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和社会各界智慧,广泛征集、全面总结提炼关于柳林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口号,推出特色鲜明、贴近实际、广受接纳的柳林文化旅游整体品牌形象。其次是全面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形象。按照“依托文化发展旅游,依托旅游创造品牌,依托品牌壮大产业,依托产业反哺文化”的思路,大力实施文化旅游品牌营销工程,比如,可以聚焦黄河夕照、清河抖气、古寨遗风(火塘寨)、凤翼龙城、香严水岸、双塔倒影、玉虚饮月、水曲八盘、隰城古韵、灵泉飞霞”等柳林老十景宝塔望月(南山公园)、清河碧波(清河公园)仰韶新韵(高红园区)、书声凌云(教育园区)、玄雀霓虹(北大街)、商流枣市(三交、孟门)、九龙盘盛(槐树沟农业生态园区)、硅谷闪电(李家湾光电子园区)、北岳凌峰(北山煤矸石园区)、火塘炼石(华润水泥)”等柳林新十景,充分发挥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介作用,坚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开展品牌营销,全面塑造文化旅游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带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快速健康发展。

旅游,说到底,既是欣赏以建筑为载体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欣赏以文化为灵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振兴乡村,文化助力;留住乡愁,文旅携行让我们共同许一个家门口的“诗与远方”吧,呼唤人们携带希望回归,它等待传统优秀文化的梳理,它呼唤承载文化符号的旅游开发当乡村成为城市居民的另一个家园,当民谣在傍晚时分开唱,当民俗故事惊艳上演,那是精神空间里的一日三餐在有序供应,这时候的乡村,这时候的柳林,必将是面向自我,春暖花开。